分类列表
新闻分类
环保材料加高精度深圳3D打印优势在哪里


您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想做个环保又精致的东西,要么材料不达标,要么精度不够用。在深圳这座"创新实验室"里,杰呈3D打印偏要把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点揉在一起,用可降解材料做出比传统工艺还精细的产品,这事儿听着魔幻,但人家真做到了!

4

先说说环保这事儿。杰呈3D的实验室里,甘蔗渣、咖啡渣这些"废料"可都是宝贝。他们和华南理工合作开发的甘蔗渣复合材料,打印出来的手机壳比塑料的还轻,摔地上还能自然降解。更绝的是,这种材料在打印时会自动形成蜂窝结构,强度提升30%不说,散热效果比金属还好。深圳某电子品牌的新品发布会,全场展示的3D打印手机散热壳,用的就是这种材料,发布当天就卖断货了。

高精度这块儿,杰呈3D玩得更溜。他们给某航天研究所做的卫星天线部件,厚度只有0.5毫米,表面粗糙度控制在0.02毫米以内,比头发丝还细。最神奇的是,这个部件完全由回收铝材打印而成,重量比传统工艺轻40%,信号接收效率却提升了15%。在消费领域,杰呈3D给某潮牌做的3D打印鞋底,每道纹路都经过5000次压力测试优化,走路时能根据脚型自动调整支撑力,材料还是100%回收塑料瓶做的。

深圳的产业链优势在这时候就显出来了。杰呈3D和本地材料厂、设备商组成"创新联盟",从甘蔗渣收购到成品打印,全链条都在深圳搞定。某次紧急订单,客户下午4点提出需求,杰呈3D连夜调材料、改工艺,第二天早上10点就交出了成品。这种"深圳速度"配上环保高精度,连欧洲客户都惊呼"这不可能"。

说真的,在杰呈3D这儿,环保和高精度根本不是选择题。当您摸着用咖啡渣打印的灯具,看着0.01毫米精度的花纹在灯下流转,或许会突然明白:原来科技和自然,真的能这么和谐地手拉手。下次需要3D打印时,不妨试试这家把"不可能"变成日常的深圳企业。


no cache
Processed in 0.173315 Secon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