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3D打印领域,金属粉末作为核心耗材之一,其性能直接影响最终打印制品的质量与精度。因此,在选择3D打印金属粉末时,需重点关注以下技术参数与特性:
杂质控制要求
若金属粉末中混入过多杂质,会导致部分粉末熔点升高。在激光熔化过程中,未完全熔融的粉末颗粒易引发制品缺陷,造成打印成品不符合质量标准。
氧含量管控标准
当前主流制备工艺以雾化法为主,该工艺因粉末比表面积大易发生氧化,需严格控制氧含量。例如,高温合金粉末氧含量通常要求在0.06%-0.18%之间,钛合金粉末则需控制在0.07%-0.13%范围内,以满足不同材料体系的工艺需求。
粒径尺寸优化
粉末粒径对成型质量影响显著:通常粒径越小越有利于提升制品精度与表面光洁度,但过细的粉末(如粒径低于15μm)可能导致铺粉不均匀,引发球化现象;而粒径过大则会影响打印层间结合强度,需根据设备特性与制品要求选择合适粒径范围。
粉末形貌特征
球形金属粉末因具备更优的流动性,在铺粉过程中更易实现均匀平铺,从而保障制品表面质量;若粉末形状不规则(如片状、针状),可能导致铺粉不均,最终制品表面粗糙度增加,甚至引发层间剥离等缺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