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列表
新闻分类
深圳3D打印线材过湿与过干的鉴别方法


过度干燥(无论是因温度设置不当、干燥时间过长或频率过高)可能破坏特定聚合物的分子结构,导致材料强度下降、层间附着力减弱及脆性增加。使用过度干燥的线材进行打印时,易出现断料、挤出不稳定及成品表面开裂等问题。

5

本文将系统阐述如何判断线材处于过湿或过干状态,分享科学干燥的最佳实践,并探讨线材储存的湿度控制策略。

过湿与过干的特征鉴别

过湿线材的典型问题包括挤出时爆裂声、严重拉丝/结块/渗出、打印件表面纹理异常或"雾化",以及层间附着力降低。潮湿线材可能呈现柔韧触感,伴随霉变气味或颜色褪变现象。

过干线材则表现为层间粘合性差、表面粗糙,且线材本身易脆断。干燥过度会导致材料流动性改变,引发拉丝、起泡等挤出问题,线材可能因脆性增加而粘附在线轴上。

由于过湿与过干线材的症状存在重叠,需通过特定方法进行区分。

湿度判断方法与操作建议

重量测量法

吸湿后的线材会因水分增加导致重量上升,但实际操作中存在误差:标称1公斤的线材卷实际总重量并非精确的1000克(含线轴重量及材料装填差异),且微量水分(毫克级)难以通过常规秤具检测。

部分用户采用对比称重法:取两段约200毫米的线材样本,其中一段干燥后对比重量差异。此外,纸板线轴的吸湿性高于塑料线轴,可能引入额外误差。

湿度指示器法

将线材密封于含湿度指示卡(成本低于30美元)的袋子中,若指示卡显示相对湿度高于40%,则可判定线材潮湿。此方法可快速评估储存环境的湿度状态。

干燥策略与注意事项

鉴于湿度判断的复杂性,建议在使用前对线材进行预防性干燥。多数材料供应商明确要求对尼龙等易吸湿聚合物进行干燥处理。

需注意的是,过度干燥或反复干燥可能对某些材料造成损害,具体后果取决于材料类型及干燥工艺参数。严格遵循制造商推荐的干燥温度与时间,可最大限度避免性能衰减。实践中易出现的错误包括温度设置过高或频繁进行吸湿-干燥循环。

通过科学鉴别线材湿度状态并优化干燥流程,可显著提升3D打印的可靠性与成品质量。


no cache
Processed in 0.222136 Secon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