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列表
新闻分类
深圳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让小零件实现规模化生产


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技术(BinderJetting,简称BJ)被视为推动金属3D打印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。增材制造领域对批量生产的需求持续升温,行业始终在探索降低金属打印成本的产业化路径,而BJ技术的出现为这一目标带来了突破性可能。

1

技术原理:高效低成本的复杂成型方案

BJ金属3D打印通过喷头喷射粘结剂,将金属粉末逐层粘合形成实体结构。这一工艺省略了传统金属打印中复杂的后处理步骤(如高温烧结前的支撑去除),显著缩短了产品成型周期并减少了材料浪费,因此受到供应商的广泛关注。

核心优势:效率、灵活性与成本控制的平衡

生产效率提升

BJ技术采用多喷头并行喷射粘结剂的设计,相较于早期单喷头设备,生产速度实现质的飞跃,能够满足高效生产的需求。

材料适配性广

由于打印过程无需加热金属粉末,对材料的热稳定性要求较低,因此可兼容多种金属及合金粉末,扩展了材料选择范围。

自支撑特性

未粘结的粉末在打印过程中自然形成支撑结构,打印完成后仅需移除多余粉末,无需额外后处理步骤,进一步提升了效率。

环境适应性优

金属粉末的稳定特性降低了打印过程对温度、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敏感度,简化了设备运行的环境控制要求。

批量生产实践

2019年,瑞典厂商DigitalMetal推出专为批量生产设计的BJ金属3D打印机,成功实现了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的兼容。

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:烧结变形的优化探索

当前,BJ金属3D打印的主要技术挑战在于烧结环节引发的零件收缩问题。烧结变形长期困扰行业开发者,但通过软件算法的自动补偿与纠偏功能,目前已能显著减少收缩误差。尽管该技术尚未完全成熟,但持续的研发进展预示着这一缺陷将在未来得到根本性解决。

综上,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技术凭借其效率、成本与灵活性的综合优势,正成为金属增材制造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方向,而烧结工艺的优化将进一步释放其产业化潜力。


no cache
Processed in 0.167567 Secon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