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列表
新闻分类
2小时出样全流程自动化深圳3D打印加速产品迭代


以前打印个样品,得先调设备参数,再等机器一层层堆材料,完了还得手工打磨、上色,光后处理就能耗掉大半天。现在深圳的服务商把软件和硬件整明白了,文件一传上去,系统自动检查模型有没有问题,接着根据材料类型选工艺,连支撑结构都自动生成,打印时层厚和填充率也按最优方案调好。更绝的是,后处理环节也配了自动化的设备,比如去支撑、抛光这些步骤,机器自己就能搞定,人只需要在最后检查下成品就行。

4

这速度咋实现的呢?关键在“全流程”三个字。传统打印是各环节分开干,文件处理归设计部,打印归操作员,后处理归手工组,中间传递文件、沟通参数都得花时间。深圳这边直接把整个流程塞进一个系统里,文件处理完自动传给打印机,打印完自动转到后处理设备,中间不用等人操作。设备也升级了,比如多头打印机能同时处理不同材料,或者用更快的固化技术,让每层打印时间缩短。软件方面也下了功夫,算法能预判模型容易出问题的地方,提前调整参数,减少打印失败的概率。

对产品团队来说,这2小时出样意味着啥?以前改一次设计得等两三天,现在上午改完下午就能拿到新样品,当天就能测功能、调结构。比如做手机壳的团队,想试试新的握持弧度,或者调整按键位置,直接改模型传过去,两小时后就能摸到实物,不合适马上再改,一天能迭代两三版。这种速度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来说太关键了,谁先把产品打磨好,谁就能抢先占市场。

更实在的是,全流程自动化还降低了人工成本。以前得配专门的操作员守着机器,现在一个人能管好几台设备,后处理也不用请熟练工,机器干得又快又稳。成本降了,小批量订单的报价也更友好,中小企业的定制需求也能接得住。深圳的服务商还把环保材料整进去了,比如可降解树脂或者再生塑料,打印时废料少,后处理也不产生有毒物质,符合现在绿色生产的要求。

说实话,这技术对设计师也挺友好。以前怕改太多版浪费成本,现在不用心疼,两小时就能看到效果,改十次八次也不贵。设计师能更放肆地试新想法,比如复杂的镂空结构或者超薄的零件,这些以前打印容易翻车的设计,现在系统自动调参数,成功率反而更高了。产品从概念到实物的距离被拉得很近,创意落地的时间大大缩短。

当然,这技术也不是没挑战。比如特别大的模型,或者需要特殊后处理的工艺,可能还得人工介入。但深圳的服务商一直在升级设备,听说最近在试多色打印和金属材料的全流程自动化,以后连颜色和材质都能一次搞定。产业链也在跟着动,材料供应商开始做适配自动化的新配方,软件公司也在优化算法,整个生态都在往快和稳的方向走。

总的来说,深圳3D打印这波2小时出样的操作,把产品迭代的门槛打下来了。以前得熬几天才能看到的样品,现在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摸到,设计调整从“等不起”变成“随便改”。对想快速试错、抢市场的团队来说,这服务就像给产品开发装了个加速器,让好创意不用等,马上就能变成真东西。未来随着技术更成熟,说不定连量产前的验证都能在几天内搞定,产品从画图到上架的时间还得再缩一截。


no cache
Processed in 0.243996 Second.